加盟和單干的區別都鬧不清楚,你還想餐飲創業?
2018-01-03 08:53:42 查看:
餐飲行業本身是剛需、且具有門檻低、資金周轉快等特點,一直是廣大創業者首選的創業方向。可是餐飲創業,究竟應該選擇單干還是加盟?你適合單干還是加盟呢?
如果說2015年是餐飲行業井噴年的話,今年就是洗牌年。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6年上半年,中國餐飲收入同比增長11.2%,達16683.2億元,低于去年同期的增幅,整體市場發展速度減慢并趨于平緩。但基于餐飲行業本身是剛需、且具有門檻低、資金周轉快等特點,餐飲依然是廣大創業者首選的創業方向。
可是餐飲創業,究竟應該選擇單干還是加盟?什么樣的人適合選擇單干?什么樣的人適合選擇加盟?今天億歐記者就來聊聊加盟和單干應該怎么選。
1、選擇加盟形式開店會得到:一個成熟品牌的市場影響力、開店初期的各項扶持。
其中包括各種繁瑣的手續辦理、店鋪選址、設計、裝修、開業,菜單設置,餐品配送、開店初期營銷方案的制定及成功店面經營經驗的分享等等。這些的確可以讓人在開店初期少走彎路,但僅限于開店初期。選擇加盟方式的伙伴們千萬不要對品牌總部的后期的運營扶持和承諾抱太大希望,因為,通常一個成熟的品牌全國都有幾百家甚至上千家加盟店以及數個同時在推進的項目,所以后期對于加盟店的各項運營扶持頂多停留在紙面上。
2、選擇加盟方式會失去:高收益及發展的自由度。
首先,選擇加盟方式開店,除去各種開店必須的費用,你還要繳納數額不菲的加盟費。沒準后期還會有其他的名目繁多的費用等著你。
其次,選擇加盟方式后,門店發展的自由度也會受到較多限制,比如門店的裝修風格、用料、餐品設置等等,總部都會有各種要求,而門店必須按照要求執行。
再者,加盟商家后期想要轉型,也很困難。為什么會有轉型問題?因為目前大多數的連鎖品牌是市場什么流行項目就做什么項目。一般的餐品品類流行周期都不長,過了流行期,品牌就轉做別的,加盟商不轉型就要落伍“挨打”。但即使產品不流行了,如果還在合作期內,加盟店想改變餐品經營方向,則很難。除非你關店重開一家,但如果關店,前期的投資就算打水漂了。
3、選擇加盟方式會遇到:項目甄選難定。
可以說項目是創業成功的關鍵。市場上餐飲項目魚龍混雜,創業者難選項目。億歐記者總結了下接觸過的餐飲成功案例,發現一般能做成功一般是以下三類項目。有特色而非時下流行的項目。因為特色就像女生的氣質,不管高矮胖瘦,只要有獨特的氣質,就能在人群中脫穎而出,流行就是女生身上的衣服,今年流行的明年就過時了;小而美的而非大而全的項目。小而美的項目,毛利會比較高。大而全的項目,成本高收益卻有限;大眾化而非小眾的項目。大眾化保證受眾有一定規模,小眾化,往往盈利之路比較坎坷。
具體來說到底應該怎么選項目呢?如果你身居一線城市,選擇知名品牌比如麥當勞、肯德基、或者選擇一個個性明顯的單品品牌比如呷哺呷哺加盟,開一家商場店,成功的幾率會比較高。因為這些品牌市場認可度較高,規模化已經成型,翻臺率高。而選擇商場店是因為,在一線城市,大家周末一般都是在逛商場,商場店房租雖然較高,但人流量比較大。而且一般大品牌入駐商場,商場方都會給一定程度的優惠。所以做大品牌或爆款單品的的商場店,只要餐品味道尚可,業績就還能不錯。
二三四線城市創業者,做連鎖店的話,就可以做中型店面但環境一定要小資一點的店了。因為首先,隨著三四線城市的人均收入越來越高,人們就餐時,價格已經不是一個敏感的衡量標準。其次,除去餐品,大家對于就餐環境和服務的要求也在逐漸提升,但是這樣的需求在三四線城市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很多連鎖品牌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紛紛進行渠道下沉,布局三四線城市。比如傣妹火鍋(主要布局在二線城市的平價火鍋)的火鍋店都已經開到了四五線城市。
因為,沒有了連鎖品牌的各項扶持和幫助,所有的流程都在自己跑,辦理營業執照、選址、裝修、確定店名開業促銷等等,每一項瑣碎的工作都要耗費巨大的精力。而在店開起來之后,店面的運營,不管是加盟還是單干都是要不斷摸索的。盡管加盟形式的創業理論上會有一些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但其實基于各個地方具體情況的差異,那些成功經驗的參考意義只能算得上是隔靴搔癢。經營者還是要在實踐中,總結出自己的一套方法才行。
至于項目甄選,一般想單干開餐飲店的創業者都是手里已經有項目的。關鍵就在于考察項目的可行性。可行性衡量指標包括:細分行業的市場規模,行業內重點企業,目前的競爭格局,產業供需,未來發展趨勢,投資前景等。這些指標比較抽象,舉一個實際點的例子,比如你想在家附近開一家包子鋪,那你就要考察下附近已經有幾家包括包子鋪在內早餐店,哪幾家比較火,為什么會火,每天的人流怎樣。考察完后,你還要思考如何在以包子為主要品類的基礎上進行差異化競爭。這樣考察下來,項目可操作性有多高,你心里就會有大致的判斷了。
其實,初期如果沒有太多資金,就不用非得開店,有很多靈活的方式可以選。比如純做線上,入駐外賣平臺等
2、除去實體店創業,很多有互聯網思維的創業者都在選擇互聯網餐飲進行創業。
互聯網餐飲跟傳統的餐飲有很多的不一樣,最重要的一點是利用互聯網來引流。比如買米粉的伏牛堂,賣煎餅的黃太吉、雕爺牛腩、西少爺肉夾饃等無一不是利用夸張營銷、眼球經濟等互聯網營銷手段來引流。但這種注重網絡體驗而不重實在的食品體驗引流模式的可持續性并不強,難吃的黃太吉大量關閉線下工廠店跌落神壇就是最好的例子。除去引流,如果能利用互聯網思維和技術來提升餐品口味和餐廳的服務品質和管理效率,互聯網餐企也許能走的更遠。
總體上來說,不管選擇哪種形式,單干開店總的來說就是盈虧自負,高風險,高收益,發展比較自由,但是會走很多彎路。單干適合對市場比較了解,有過餐飲從業經驗,已經掌握比較有特色的餐飲單品的創業者。
總結:加盟和單干各有各的好,對于首次創業者,或者對餐飲沒什么概念的創業者來說,選擇加盟模式比較好,因為能省去很多麻煩,即使最終失敗了,就當用學費買經驗了。單干模式的話,就建議是有經驗餐飲人來做。
其實不管是加盟還是單干,開店的最終目的都是賺錢。如何才能賺到錢呢?只有一個方法就是用心經營。億歐記者也在此祝福各位餐飲人能夠選擇合適自己的道路,用心經營,早日走上人生巔峰,迎娶白富美(撲倒高富帥)!
如果說2015年是餐飲行業井噴年的話,今年就是洗牌年。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2016年上半年,中國餐飲收入同比增長11.2%,達16683.2億元,低于去年同期的增幅,整體市場發展速度減慢并趨于平緩。但基于餐飲行業本身是剛需、且具有門檻低、資金周轉快等特點,餐飲依然是廣大創業者首選的創業方向。
可是餐飲創業,究竟應該選擇單干還是加盟?什么樣的人適合選擇單干?什么樣的人適合選擇加盟?今天億歐記者就來聊聊加盟和單干應該怎么選。
首先,我們來聊加盟
選擇加盟形式進行創業,總體上來說,是犧牲收益降低風險,開店初期上手沒那么糟心,但店面成功很大程度上仍取決于后期自己的經營是否良好。1、選擇加盟形式開店會得到:一個成熟品牌的市場影響力、開店初期的各項扶持。
其中包括各種繁瑣的手續辦理、店鋪選址、設計、裝修、開業,菜單設置,餐品配送、開店初期營銷方案的制定及成功店面經營經驗的分享等等。這些的確可以讓人在開店初期少走彎路,但僅限于開店初期。選擇加盟方式的伙伴們千萬不要對品牌總部的后期的運營扶持和承諾抱太大希望,因為,通常一個成熟的品牌全國都有幾百家甚至上千家加盟店以及數個同時在推進的項目,所以后期對于加盟店的各項運營扶持頂多停留在紙面上。
2、選擇加盟方式會失去:高收益及發展的自由度。
首先,選擇加盟方式開店,除去各種開店必須的費用,你還要繳納數額不菲的加盟費。沒準后期還會有其他的名目繁多的費用等著你。
其次,選擇加盟方式后,門店發展的自由度也會受到較多限制,比如門店的裝修風格、用料、餐品設置等等,總部都會有各種要求,而門店必須按照要求執行。
再者,加盟商家后期想要轉型,也很困難。為什么會有轉型問題?因為目前大多數的連鎖品牌是市場什么流行項目就做什么項目。一般的餐品品類流行周期都不長,過了流行期,品牌就轉做別的,加盟商不轉型就要落伍“挨打”。但即使產品不流行了,如果還在合作期內,加盟店想改變餐品經營方向,則很難。除非你關店重開一家,但如果關店,前期的投資就算打水漂了。
3、選擇加盟方式會遇到:項目甄選難定。
可以說項目是創業成功的關鍵。市場上餐飲項目魚龍混雜,創業者難選項目。億歐記者總結了下接觸過的餐飲成功案例,發現一般能做成功一般是以下三類項目。有特色而非時下流行的項目。因為特色就像女生的氣質,不管高矮胖瘦,只要有獨特的氣質,就能在人群中脫穎而出,流行就是女生身上的衣服,今年流行的明年就過時了;小而美的而非大而全的項目。小而美的項目,毛利會比較高。大而全的項目,成本高收益卻有限;大眾化而非小眾的項目。大眾化保證受眾有一定規模,小眾化,往往盈利之路比較坎坷。
具體來說到底應該怎么選項目呢?如果你身居一線城市,選擇知名品牌比如麥當勞、肯德基、或者選擇一個個性明顯的單品品牌比如呷哺呷哺加盟,開一家商場店,成功的幾率會比較高。因為這些品牌市場認可度較高,規模化已經成型,翻臺率高。而選擇商場店是因為,在一線城市,大家周末一般都是在逛商場,商場店房租雖然較高,但人流量比較大。而且一般大品牌入駐商場,商場方都會給一定程度的優惠。所以做大品牌或爆款單品的的商場店,只要餐品味道尚可,業績就還能不錯。
二三四線城市創業者,做連鎖店的話,就可以做中型店面但環境一定要小資一點的店了。因為首先,隨著三四線城市的人均收入越來越高,人們就餐時,價格已經不是一個敏感的衡量標準。其次,除去餐品,大家對于就餐環境和服務的要求也在逐漸提升,但是這樣的需求在三四線城市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滿足。很多連鎖品牌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紛紛進行渠道下沉,布局三四線城市。比如傣妹火鍋(主要布局在二線城市的平價火鍋)的火鍋店都已經開到了四五線城市。
說完加盟,再來說單干。單干又有兩種選擇,一是開傳統的線下實體店,二是做互聯網餐飲。
1、開一家傳統的線下實體店跟加盟相比,最大的區別在開店前期會經歷比較長時間的煎熬。因為,沒有了連鎖品牌的各項扶持和幫助,所有的流程都在自己跑,辦理營業執照、選址、裝修、確定店名開業促銷等等,每一項瑣碎的工作都要耗費巨大的精力。而在店開起來之后,店面的運營,不管是加盟還是單干都是要不斷摸索的。盡管加盟形式的創業理論上會有一些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但其實基于各個地方具體情況的差異,那些成功經驗的參考意義只能算得上是隔靴搔癢。經營者還是要在實踐中,總結出自己的一套方法才行。
至于項目甄選,一般想單干開餐飲店的創業者都是手里已經有項目的。關鍵就在于考察項目的可行性。可行性衡量指標包括:細分行業的市場規模,行業內重點企業,目前的競爭格局,產業供需,未來發展趨勢,投資前景等。這些指標比較抽象,舉一個實際點的例子,比如你想在家附近開一家包子鋪,那你就要考察下附近已經有幾家包括包子鋪在內早餐店,哪幾家比較火,為什么會火,每天的人流怎樣。考察完后,你還要思考如何在以包子為主要品類的基礎上進行差異化競爭。這樣考察下來,項目可操作性有多高,你心里就會有大致的判斷了。
其實,初期如果沒有太多資金,就不用非得開店,有很多靈活的方式可以選。比如純做線上,入駐外賣平臺等
2、除去實體店創業,很多有互聯網思維的創業者都在選擇互聯網餐飲進行創業。
互聯網餐飲跟傳統的餐飲有很多的不一樣,最重要的一點是利用互聯網來引流。比如買米粉的伏牛堂,賣煎餅的黃太吉、雕爺牛腩、西少爺肉夾饃等無一不是利用夸張營銷、眼球經濟等互聯網營銷手段來引流。但這種注重網絡體驗而不重實在的食品體驗引流模式的可持續性并不強,難吃的黃太吉大量關閉線下工廠店跌落神壇就是最好的例子。除去引流,如果能利用互聯網思維和技術來提升餐品口味和餐廳的服務品質和管理效率,互聯網餐企也許能走的更遠。
總體上來說,不管選擇哪種形式,單干開店總的來說就是盈虧自負,高風險,高收益,發展比較自由,但是會走很多彎路。單干適合對市場比較了解,有過餐飲從業經驗,已經掌握比較有特色的餐飲單品的創業者。
那除去單干,加盟,這些形式,有沒有更好的開店模式呢?
你如果真想開餐飲店,但不想加盟,自己干又害怕失敗的話,我建議你可以先去成功的餐飲店實習,摸透前廳后廚的各個流程。“偷師學藝”成功后再自己開店,這樣既不用加盟受制于人,還能從實踐中學到經驗,可謂一舉兩得。沒準你學成歸來,還能自創品牌,甚至未來也能開出屬于自己的連鎖店呢。不要覺得這是天方夜譚,這也是被前人證實能走通的一條路,芙蓉巷品牌創始人吳少輝曾臥底海底撈,后開創“可蘭”、“我是你的菜”等多個品牌,并在全國多個城市開了連鎖店。總結:加盟和單干各有各的好,對于首次創業者,或者對餐飲沒什么概念的創業者來說,選擇加盟模式比較好,因為能省去很多麻煩,即使最終失敗了,就當用學費買經驗了。單干模式的話,就建議是有經驗餐飲人來做。
其實不管是加盟還是單干,開店的最終目的都是賺錢。如何才能賺到錢呢?只有一個方法就是用心經營。億歐記者也在此祝福各位餐飲人能夠選擇合適自己的道路,用心經營,早日走上人生巔峰,迎娶白富美(撲倒高富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