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餐飲展:“張亮麻辣燙”公司更名,加盟拓店仍繼!
2021-06-16 07:39:52 查看:
大眾熟知的“張亮麻辣燙”日前啟用了新的公司名稱——黑龍江盛世千秋餐飲管理有限公司,一時引起餐飲行業的注意。今天北京餐飲加盟展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張亮麻辣燙
麻辣燙曾經幾乎與“路邊攤”劃等號,如今以張亮、楊國福為代表的麻辣燙企業正逐漸品牌化。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麻辣燙相關企業注冊量連續兩年突破4萬家,年注冊量十年漲7倍。截至2020年8月,全國麻辣燙相關企業共16.1萬家。隨著麻辣燙品類勢能和市場需求逐年上升,業內曾預測,麻辣燙極有可能超越黃燜雞、沙縣小吃、蘭州拉面等,成為中國“餐飲品類之王”。
而張亮麻辣燙的這次更名引起了多方猜測:這是否意味著會有大動作?6月6日,張亮麻辣燙聯合創始人姜柏東對新京報記者回應稱,更名與公司的發展戰略無關,未來張亮麻辣燙還是繼續走門店加盟、餐飲管理路線,短期內無上市計劃,也無意入局新零售。
張亮麻辣燙稱無意入局新零售
日前黑龍江張亮餐飲有限公司申請簡易注銷,“張亮麻辣燙”啟用了新的公司名稱黑龍江盛世千秋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據張亮麻辣燙聯合創始人姜柏東介紹,此番更名并非外界猜測有復雜原因,創始人張亮也認為公司名字以個人名字命名,感覺不太正式。盛世千秋公司在2019年就已經成立,公司注冊了“盛世千秋”商標。雖然啟用了新的公司名稱,但未來所有門店依然會延續“張亮麻辣燙”的名稱。
更名的操作還是引起業內猜測:除了麻辣燙,張亮是否將開啟其他餐飲賽道或是入局新零售?
6月6日,姜柏東對新京報記者透露,張亮麻辣燙已開始考慮產品矩陣的布局升級,包括在不耽誤堂食的情況下增加小吃等非主食類產品。但“暫時沒有任何與資本相關的戰略考慮,短期內無上市計劃,也無意入局新零售。”
極速擴張的加盟
公開資料顯示,2005年,張亮在黑龍江哈爾濱香坊區開設了名為“陽光麻辣燙”的餐廳,但只維持了7個月。而后張亮對口味進行了改良,2008年,第一家張亮麻辣燙在哈爾濱阿城區開業。2013年,黑龍江省張亮餐飲有限公司注冊成立,公司總部從阿城遷至哈爾濱市區。2016年,張亮麻辣燙首家海外分店在日本開業。另一麻辣燙頭部品牌楊國福麻辣燙則在更早的2003年就發起于哈爾濱,其創始人和張亮麻辣燙創始人都來自黑龍江賓縣萬發村。
一直以來,張亮麻辣燙采用的是輕資產模式,收入主要來自于加盟費。楊國福麻辣燙除了加盟,還偏向于辦工廠、做商貿的重資產模式,向加盟商銷售調味料、食材、廚房設備、餐廳家具等。
加盟模式確實讓麻辣燙“巨頭”都實現了高速擴張的效果。截至目前,張亮麻辣燙拓展至超過5700家,近80家是直營店,其余均為加盟店。楊國福麻辣燙的門店總數超過6000家。據公開報道,兩家麻辣燙“巨頭”的年擴張速度在350家至500家,這一速度已超過了麥當勞和肯德基。
不過,近年來,楊國福麻辣燙和張亮麻辣燙加盟店頻現食品安全問題。2017年,有媒體曝光,在外賣平臺上有20余家楊國福麻辣燙存在證照不符的情況。2018年,楊國福麻辣燙被爆出員工在廚房切肉時雙腳放在了案臺上,腳趾多次觸碰到肉。2019年,海口食藥監執法人員發現張亮麻辣燙加盟店售賣的“羊肉卷”為“復合肉卷”,鴨肉含量達60%;同年,南昌的一家張亮麻辣燙加盟店被曝吃出蟲子。
業內人士認為,加盟模式可以幫助餐企駛入發展快車道,但往往很難實現經濟利益、管理強度與人性化之間的平衡,如果不能解決這一痼疾,餐飲品牌很可能“成也加盟,敗也加盟”。麻辣燙加盟店問題頻出,主要還是總部對加盟商監管不足,品牌維護成本也越來越高,要求企業應及時對加盟門店進行標準化管理。
據姜柏東說,目前張亮麻辣燙的年閉店率為7%,主要是疫情影響經營、無法支付高額房租,還有一些早期加盟商跟不上市場發展的步伐。未來張亮麻辣燙的拓展依然會以加盟為主,但不會像以前那樣提出“幾年之內開出多少家門店”的目標。“目標過于明確,可能導致門店的質量下滑。我們害怕大家為了開店的數量而開店,我們可以接受門店數量沒那么多,但是一定要保證質量,保證每一家店要盈利。”
“高大上”升級能否保持麻辣燙熱度?
針對加盟店的問題,姜柏東說,過去張亮麻辣燙門店用冰柜儲存料品,易出現儲存時間較長等問題。目前門店已基本上不儲存食材,凍品、青菜等實現當日當地采購。“未來門店也將逐步向明廚亮灶轉變:麻辣燙當著食客的面煮,調料由食客自己調配。還會增加店面的智能化管理,增加智能攝像頭。”
另外,今年2月張亮麻辣燙在哈爾濱開出1500平方米的旗艦店,有了龍蝦等高檔食材。姜柏東說,開設“高大上”門店有兩個原因,第一,不能把麻辣燙品類“越做越回去”;第二,希望以旗艦店形式提升加盟商的信心。“麻辣燙從20多年前的3塊錢一碗發展到現在,品質、食材不斷發展,也逐漸改變了消費者的認知,讓麻辣燙這個品類可以與很多洋快餐媲美。但現在我們發現有一些經營者把麻辣燙‘賣回去了’,幾塊錢一碗。如此的低價,勢必就不會使用好的食材,無法承擔好商圈的房租,這樣會把行業越做越‘回去’了。”
隨著麻辣燙品類勢能和市場需求逐年上升,業內曾預測,麻辣燙極有可能超越黃燜雞、沙縣小吃、蘭州拉面等,成為中國“餐飲品類之王”。但麻辣燙品類從過去的狂飆突進到現在平穩發展,各家在裝修、食材、口味上都趨同,消費者對這個品類的感知也逐漸變得遲鈍。縱觀近兩年麻辣燙品類的升級,基本是兩個方向:一是口味升級,從原來的麻辣口味增加麻醬干拌、番茄等多重鍋底和口味;二是環境大升級,營造風格統一、舒適且有特色的用餐空間。一些麻辣燙頭部品牌通過打造旗艦店、定位中高端等方式,讓品類重新具有熱度并保持活躍度。
6月8日,和君咨詢合伙人、連鎖經營負責人文志宏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麻辣燙屬于偏休閑化的輔助補充性餐飲業態,是否能成為“中國餐飲品類之王”,要看這個“品類之王”如何定義。“麻辣燙門店較小,大眾化的消費讓它的市場滲透力非常強,所以一個品牌在中國市場開出幾萬家門店不成問題。”
文志宏認為,麻辣燙品類的最大優勢就是大眾消費的基礎非常好,未來也勢必繼續保持一定的市場熱度。目前麻辣燙市場的格局主要是楊國福與張亮兩大“巨頭”,由于進入門檻比較低,未來極有可能會出現與這兩家企業比肩甚至超越的品牌。而從麻辣燙品類的發展空間來看,麻辣燙的發展速度不會像前幾年那么快,后續發展主要是通過連鎖化的進一步集中,連鎖化的比例進一步提高。另外就是品類的分化,有可能圍繞麻辣燙繼續細分,比如分化出中高端目標客群,或者具有其他特色的消費人群。
最后,小編認為開店始終認為一個觀點,創業不易,加盟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如果您想當面和企業總部面談,那么小編歡迎您來2021北京國際餐飲美食加盟展覽會現場,10月27-29日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北京.三元橋)隆重開幕,500個餐飲美食品牌供您選擇,找項目開店,當面談更靠譜!
麻辣燙曾經幾乎與“路邊攤”劃等號,如今以張亮、楊國福為代表的麻辣燙企業正逐漸品牌化。數據顯示,2018年-2019年,麻辣燙相關企業注冊量連續兩年突破4萬家,年注冊量十年漲7倍。截至2020年8月,全國麻辣燙相關企業共16.1萬家。隨著麻辣燙品類勢能和市場需求逐年上升,業內曾預測,麻辣燙極有可能超越黃燜雞、沙縣小吃、蘭州拉面等,成為中國“餐飲品類之王”。
而張亮麻辣燙的這次更名引起了多方猜測:這是否意味著會有大動作?6月6日,張亮麻辣燙聯合創始人姜柏東對新京報記者回應稱,更名與公司的發展戰略無關,未來張亮麻辣燙還是繼續走門店加盟、餐飲管理路線,短期內無上市計劃,也無意入局新零售。
張亮麻辣燙稱無意入局新零售
日前黑龍江張亮餐飲有限公司申請簡易注銷,“張亮麻辣燙”啟用了新的公司名稱黑龍江盛世千秋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據張亮麻辣燙聯合創始人姜柏東介紹,此番更名并非外界猜測有復雜原因,創始人張亮也認為公司名字以個人名字命名,感覺不太正式。盛世千秋公司在2019年就已經成立,公司注冊了“盛世千秋”商標。雖然啟用了新的公司名稱,但未來所有門店依然會延續“張亮麻辣燙”的名稱。
更名的操作還是引起業內猜測:除了麻辣燙,張亮是否將開啟其他餐飲賽道或是入局新零售?
6月6日,姜柏東對新京報記者透露,張亮麻辣燙已開始考慮產品矩陣的布局升級,包括在不耽誤堂食的情況下增加小吃等非主食類產品。但“暫時沒有任何與資本相關的戰略考慮,短期內無上市計劃,也無意入局新零售。”
極速擴張的加盟
公開資料顯示,2005年,張亮在黑龍江哈爾濱香坊區開設了名為“陽光麻辣燙”的餐廳,但只維持了7個月。而后張亮對口味進行了改良,2008年,第一家張亮麻辣燙在哈爾濱阿城區開業。2013年,黑龍江省張亮餐飲有限公司注冊成立,公司總部從阿城遷至哈爾濱市區。2016年,張亮麻辣燙首家海外分店在日本開業。另一麻辣燙頭部品牌楊國福麻辣燙則在更早的2003年就發起于哈爾濱,其創始人和張亮麻辣燙創始人都來自黑龍江賓縣萬發村。
一直以來,張亮麻辣燙采用的是輕資產模式,收入主要來自于加盟費。楊國福麻辣燙除了加盟,還偏向于辦工廠、做商貿的重資產模式,向加盟商銷售調味料、食材、廚房設備、餐廳家具等。
加盟模式確實讓麻辣燙“巨頭”都實現了高速擴張的效果。截至目前,張亮麻辣燙拓展至超過5700家,近80家是直營店,其余均為加盟店。楊國福麻辣燙的門店總數超過6000家。據公開報道,兩家麻辣燙“巨頭”的年擴張速度在350家至500家,這一速度已超過了麥當勞和肯德基。
不過,近年來,楊國福麻辣燙和張亮麻辣燙加盟店頻現食品安全問題。2017年,有媒體曝光,在外賣平臺上有20余家楊國福麻辣燙存在證照不符的情況。2018年,楊國福麻辣燙被爆出員工在廚房切肉時雙腳放在了案臺上,腳趾多次觸碰到肉。2019年,海口食藥監執法人員發現張亮麻辣燙加盟店售賣的“羊肉卷”為“復合肉卷”,鴨肉含量達60%;同年,南昌的一家張亮麻辣燙加盟店被曝吃出蟲子。
業內人士認為,加盟模式可以幫助餐企駛入發展快車道,但往往很難實現經濟利益、管理強度與人性化之間的平衡,如果不能解決這一痼疾,餐飲品牌很可能“成也加盟,敗也加盟”。麻辣燙加盟店問題頻出,主要還是總部對加盟商監管不足,品牌維護成本也越來越高,要求企業應及時對加盟門店進行標準化管理。
據姜柏東說,目前張亮麻辣燙的年閉店率為7%,主要是疫情影響經營、無法支付高額房租,還有一些早期加盟商跟不上市場發展的步伐。未來張亮麻辣燙的拓展依然會以加盟為主,但不會像以前那樣提出“幾年之內開出多少家門店”的目標。“目標過于明確,可能導致門店的質量下滑。我們害怕大家為了開店的數量而開店,我們可以接受門店數量沒那么多,但是一定要保證質量,保證每一家店要盈利。”
“高大上”升級能否保持麻辣燙熱度?
針對加盟店的問題,姜柏東說,過去張亮麻辣燙門店用冰柜儲存料品,易出現儲存時間較長等問題。目前門店已基本上不儲存食材,凍品、青菜等實現當日當地采購。“未來門店也將逐步向明廚亮灶轉變:麻辣燙當著食客的面煮,調料由食客自己調配。還會增加店面的智能化管理,增加智能攝像頭。”
另外,今年2月張亮麻辣燙在哈爾濱開出1500平方米的旗艦店,有了龍蝦等高檔食材。姜柏東說,開設“高大上”門店有兩個原因,第一,不能把麻辣燙品類“越做越回去”;第二,希望以旗艦店形式提升加盟商的信心。“麻辣燙從20多年前的3塊錢一碗發展到現在,品質、食材不斷發展,也逐漸改變了消費者的認知,讓麻辣燙這個品類可以與很多洋快餐媲美。但現在我們發現有一些經營者把麻辣燙‘賣回去了’,幾塊錢一碗。如此的低價,勢必就不會使用好的食材,無法承擔好商圈的房租,這樣會把行業越做越‘回去’了。”
隨著麻辣燙品類勢能和市場需求逐年上升,業內曾預測,麻辣燙極有可能超越黃燜雞、沙縣小吃、蘭州拉面等,成為中國“餐飲品類之王”。但麻辣燙品類從過去的狂飆突進到現在平穩發展,各家在裝修、食材、口味上都趨同,消費者對這個品類的感知也逐漸變得遲鈍。縱觀近兩年麻辣燙品類的升級,基本是兩個方向:一是口味升級,從原來的麻辣口味增加麻醬干拌、番茄等多重鍋底和口味;二是環境大升級,營造風格統一、舒適且有特色的用餐空間。一些麻辣燙頭部品牌通過打造旗艦店、定位中高端等方式,讓品類重新具有熱度并保持活躍度。
6月8日,和君咨詢合伙人、連鎖經營負責人文志宏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麻辣燙屬于偏休閑化的輔助補充性餐飲業態,是否能成為“中國餐飲品類之王”,要看這個“品類之王”如何定義。“麻辣燙門店較小,大眾化的消費讓它的市場滲透力非常強,所以一個品牌在中國市場開出幾萬家門店不成問題。”
文志宏認為,麻辣燙品類的最大優勢就是大眾消費的基礎非常好,未來也勢必繼續保持一定的市場熱度。目前麻辣燙市場的格局主要是楊國福與張亮兩大“巨頭”,由于進入門檻比較低,未來極有可能會出現與這兩家企業比肩甚至超越的品牌。而從麻辣燙品類的發展空間來看,麻辣燙的發展速度不會像前幾年那么快,后續發展主要是通過連鎖化的進一步集中,連鎖化的比例進一步提高。另外就是品類的分化,有可能圍繞麻辣燙繼續細分,比如分化出中高端目標客群,或者具有其他特色的消費人群。
最后,小編認為開店始終認為一個觀點,創業不易,加盟有風險,投資需謹慎,如果您想當面和企業總部面談,那么小編歡迎您來2021北京國際餐飲美食加盟展覽會現場,10月27-29日在中國國際展覽中心(北京.三元橋)隆重開幕,500個餐飲美食品牌供您選擇,找項目開店,當面談更靠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