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也搞加盟,靠譜嗎?
2017-11-20 09:24:03 查看:
找房子、搬家、收拾整齊,半個月搞定!接下來,最重要的事情來了……
曾幾何時,共享單車以風卷殘云之勢橫掃全國主要城市。摩拜、ofo、小藍單車(Bluegogo)、悟空單車、酷騎單車……大小品牌不計其數,然而進入2017年開始,共享單車品牌一家接著一家破產關門。
早在今年年中,酷騎單車就因為延期退款的問題,導致投訴、報警等事件頻頻發生,最終用戶只能前往公司位于通州區的總部進行退款,一時也鬧得風聲水起。而就在11月15日,有共享單車“行業第三”之稱的小藍單車也被爆出公司解散。
小藍單車以其產品輕便為特點,在2017年初獲得了4億融資。然而,4億在共享單車領域也不過是飲鴆止渴而已。小藍單車起初用這筆錢換來了北京地區的大范圍鋪設,換來了用戶量爆漲。可惜好景不長,隨后的B輪融資中,小藍單車宣告徹底失利。
不過日子不好過的共享單車竟然開啟加盟模式。
一些共享單車品牌,尤其是其中的新晉品牌的創始人們,選擇“不走尋常路”,把共享單車這個生意做成了加盟品牌。然而,這只是把講給投資人的故事搬過來,講給了加盟商。
那么共享單車品牌加盟到底靠不靠譜呢?我們就從以下幾個實際情況來看一看。
加盟費用
目前在我國四、五線城市中,已有不少創業者加盟到共享單車項目。據可靠消息稱,加盟費用普遍為50-80萬元不等。共享單車品牌通常會把“0元加盟”作為他們的宣傳核心。事實是創業者選擇了某個共享單車品牌,并沒有花半點加盟費,而是從車輛購買、APP租用、運輸、運維等各方面掏腰包。舉個例子,小強單車每輛購買成本為780元;百拜單車每輛800-1000元。此外,有些品牌還會要求一個最低投放量,例如在一個四線城市加盟,最低投放量為100輛,而對方還會建議創業者投資500至1000輛,畢竟“數量鋪不開,使用量就上不去”也是不爭的事實。
僅以100輛單車的價格計算,投資額接近20萬元,而打通各大關節要道和運輸等費用再加進去的話,起步成本可能接近50萬元。
收益回報
共享單車加盟商的廣告中,會把高收益放在核心位置,什么“半年回收成本”、“8個月賺60萬”等等,且品牌商還會給創業者一套數據依據。這里普遍會提及的,有三個點:日均騎行次數、小時或月收入、成本回收周期。
某強單車收益分析圖
看起來非常合理的數據,其實背后卻隱藏著大量的水分。首先,所有這些數字中,最核心的數字是“日均騎行次數”,一切都與這個數字綁定。日均騎行次數與城市總人口數、交通工具保有量,甚至地形地貌都有著密切關系。例如在晉城推行共享單車完全行不通,盡管該地區人口密度可以達標,但城市多山路,當地居民普遍采用摩托車、電瓶車或電動自行車出行。在沒有人選擇騎行的情況下,鋪再多單車,其日均騎行次數也不可能達到品牌商給出的標準。
某拜單車(100bike)官網收益分析
如果趕上品牌商分成的情況,那就更糟了,這就相當于出租車司機拉活,賺來的錢要先交“車份兒”,交完以后再賺的錢才是自己的,可以說創業者在這種情況下,幾乎無利可賺。
運維成本
共享單車的維護成本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因為沒有車棚,單車們天天要經歷風吹雨打、太陽暴曬,用不了多久就會老化,隨后便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毛病,而維護方面,品牌商是不會派人幫忙的,創業者要自己雇人找車、修車,人力、物力的成本不小。如果遇到單車定位系統差的,或許一個下午只能找到一輛壞掉的單車而已。
總結
加盟行業的本質是什么?是一個成熟、可靠的品牌,通過自己打造的品牌效益,開設加盟通道,一方面幫助創業者成功開展創業項目;另一方面增加自己的品牌價值與實際收益,簡而言之就是“雙贏”。共享單車品牌并未從這個角度出發,他們的目的很純粹:避開巨頭的壓迫,解決融資的失敗。
在此提醒創業者們,一定要擦亮雙眼,看清加盟行業的真相:只有自己能夠盈利的品牌,才有資格幫助加盟商。
曾幾何時,共享單車以風卷殘云之勢橫掃全國主要城市。摩拜、ofo、小藍單車(Bluegogo)、悟空單車、酷騎單車……大小品牌不計其數,然而進入2017年開始,共享單車品牌一家接著一家破產關門。
早在今年年中,酷騎單車就因為延期退款的問題,導致投訴、報警等事件頻頻發生,最終用戶只能前往公司位于通州區的總部進行退款,一時也鬧得風聲水起。而就在11月15日,有共享單車“行業第三”之稱的小藍單車也被爆出公司解散。

不過日子不好過的共享單車竟然開啟加盟模式。

那么共享單車品牌加盟到底靠不靠譜呢?我們就從以下幾個實際情況來看一看。
加盟費用
目前在我國四、五線城市中,已有不少創業者加盟到共享單車項目。據可靠消息稱,加盟費用普遍為50-80萬元不等。共享單車品牌通常會把“0元加盟”作為他們的宣傳核心。事實是創業者選擇了某個共享單車品牌,并沒有花半點加盟費,而是從車輛購買、APP租用、運輸、運維等各方面掏腰包。舉個例子,小強單車每輛購買成本為780元;百拜單車每輛800-1000元。此外,有些品牌還會要求一個最低投放量,例如在一個四線城市加盟,最低投放量為100輛,而對方還會建議創業者投資500至1000輛,畢竟“數量鋪不開,使用量就上不去”也是不爭的事實。
僅以100輛單車的價格計算,投資額接近20萬元,而打通各大關節要道和運輸等費用再加進去的話,起步成本可能接近50萬元。
收益回報
共享單車加盟商的廣告中,會把高收益放在核心位置,什么“半年回收成本”、“8個月賺60萬”等等,且品牌商還會給創業者一套數據依據。這里普遍會提及的,有三個點:日均騎行次數、小時或月收入、成本回收周期。
某強單車收益分析圖


如果趕上品牌商分成的情況,那就更糟了,這就相當于出租車司機拉活,賺來的錢要先交“車份兒”,交完以后再賺的錢才是自己的,可以說創業者在這種情況下,幾乎無利可賺。
運維成本
共享單車的維護成本也是一個不小的負擔。因為沒有車棚,單車們天天要經歷風吹雨打、太陽暴曬,用不了多久就會老化,隨后便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毛病,而維護方面,品牌商是不會派人幫忙的,創業者要自己雇人找車、修車,人力、物力的成本不小。如果遇到單車定位系統差的,或許一個下午只能找到一輛壞掉的單車而已。
總結
加盟行業的本質是什么?是一個成熟、可靠的品牌,通過自己打造的品牌效益,開設加盟通道,一方面幫助創業者成功開展創業項目;另一方面增加自己的品牌價值與實際收益,簡而言之就是“雙贏”。共享單車品牌并未從這個角度出發,他們的目的很純粹:避開巨頭的壓迫,解決融資的失敗。
在此提醒創業者們,一定要擦亮雙眼,看清加盟行業的真相:只有自己能夠盈利的品牌,才有資格幫助加盟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