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紅奶茶”到底還能火多久?
2017-12-25 09:44:11 查看:
喜茶在2017年的爆紅已經成為餐飲業的一個現象級事件,引發了社會關注和熱議。這家發端于三線城市的茶飲店,如何用5年時間變成刷爆網絡的“網紅”?
現代消費群體中的中堅力量當屬年輕人,他們更講究一種體驗消費,店家們不僅要做出品質高、口味佳的商品,還要符合年輕人的審美來呈現出來。現在是一個流行快銷的時代,這正是投資者的一種商機。跟隨潮流、抓住市場機會當然是好的,但是畢竟還是有一定的熱度周期的,如果想要長期賺錢,還是需要找一個穩健的投資方式。
喜茶創立于2012年,原名“皇茶”,后因商標問題在2016年初更名為“喜茶”,并在同年8月獲得由IDG資本以及何伯權共同投資的超1億元融資。喜茶上海來福士廣場店火爆的場面一度“逼”得商場動用保安維持秩序。原價20-30元一杯的茶飲,被黃牛和代購炒到七八十元,依然有人買單。原本只是一個三線城市的品牌現在可以說做的是風生水起,成為了“網紅”,很多人排隊兩小時就為了喝上一杯。
喜茶的一個標志性就是排隊,特別是開始的時候,只要有喜茶店的地方都會有排隊的現象,當消費者開始懷疑其排隊真實性的時候,喜茶已經紅了。可以說,喜茶把排隊做成了一種文化,通過不斷的宣傳排幾小時長隊,反而更刺激了消費者的消費欲望。這就是一種“饑餓營銷”,中國人都有這種喜好,別人排隊,我也排隊,這樣都不用很好喝,大家都會覺得這個奶茶一定很好喝,我也想來一杯嘗嘗。
但對大部分人來說,當花費大量時間在排隊上時,他們付出的成本已經遠超產品本身的價值。這一部分多出來的成本,需要產品提供更多的附加價值,才能讓消費者感到滿足。對于這些食物,恐怕并不在乎味道好不好,而是“這是網紅,我要擁有”。
現代消費群體中的中堅力量當屬年輕人,他們更講究一種體驗消費,店家們不僅要做出品質高、口味佳的商品,還要符合年輕人的審美來呈現出來。現在是一個流行快銷的時代,這正是投資者的一種商機。跟隨潮流、抓住市場機會當然是好的,但是畢竟還是有一定的熱度周期的,如果想要長期賺錢,還是需要找一個穩健的投資方式。
喜茶創立于2012年,原名“皇茶”,后因商標問題在2016年初更名為“喜茶”,并在同年8月獲得由IDG資本以及何伯權共同投資的超1億元融資。喜茶上海來福士廣場店火爆的場面一度“逼”得商場動用保安維持秩序。原價20-30元一杯的茶飲,被黃牛和代購炒到七八十元,依然有人買單。原本只是一個三線城市的品牌現在可以說做的是風生水起,成為了“網紅”,很多人排隊兩小時就為了喝上一杯。
喜茶的一個標志性就是排隊,特別是開始的時候,只要有喜茶店的地方都會有排隊的現象,當消費者開始懷疑其排隊真實性的時候,喜茶已經紅了。可以說,喜茶把排隊做成了一種文化,通過不斷的宣傳排幾小時長隊,反而更刺激了消費者的消費欲望。這就是一種“饑餓營銷”,中國人都有這種喜好,別人排隊,我也排隊,這樣都不用很好喝,大家都會覺得這個奶茶一定很好喝,我也想來一杯嘗嘗。
但對大部分人來說,當花費大量時間在排隊上時,他們付出的成本已經遠超產品本身的價值。這一部分多出來的成本,需要產品提供更多的附加價值,才能讓消費者感到滿足。對于這些食物,恐怕并不在乎味道好不好,而是“這是網紅,我要擁有”。